云南省德宏州人大常委会
(2009年6月)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土地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18.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5万人,占49.4`%。全州现有全国、省、州、县、乡五级人大代表3878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5名,州人大代表280名,县(市)人大代表842名,乡(镇)人大代表2751名,少数民族代表2156名,占55.6%。2008年本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以来,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拓宽代表工作平台,丰富代表活动内涵,创新代表工作方法,积级探索新时期代表工作的新规律、新做法,提高代表履职实效,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在促进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夯实代表工作基础,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我州各级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组织代表学习培训,提高代表素质作为提升代表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
(一)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一是组织代表集中进行培训。新一届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后,州、县(市)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及时组织对代表进行培训,辅导代表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本知识,让代表熟悉、掌握所必需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为代表履好职做好思想和业务上的准备。二是抓住重点进行培训。在代表培训中,我们重点就当代表干什么?怎样当代表?如何履行代表职务?怎样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辅导。培训时采取互动的方式进行,代表可以结合工作情况向授课老师提问题,老师当场进行解答,代表之间相互学习探讨问题,培训气氛活跃。在每次培训班上,我们都安排几位履职能力强的代表交流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身边的人和事激励代表,增强代表的履职积极性。三是多形式进行培训。结合代表小组活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在代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代表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提高代表实际工作能力;结合本地区代表实际,有针对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参观考察学习,拓宽了代表的视野,促进了代表的交流。
(二)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一是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联系代表制度,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州县(市)常委会领导不定期下基层联系代表,与他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了解工作学习情况,对提出的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尽量给予帮助协调解决。2008年的州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全部用于基层人大代表工作。二是坚持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开展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接访以及旁听法院庭审等活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坚持为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赠阅《中国人大》、每位代表赠阅《云南人大》刊物,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信息和“一府两院”工作信息发到乡镇人大主席团,供代表传阅,为代表及时了解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以及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情况服务。
二、创新代表活动载体,搭建代表履职平台
全州各级人大常委会着力创新代表活动载体,努力搭建代表履职平台,不断拓宽代表活动渠道,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做好代表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一)以发挥代表先进性作用为载体,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代表在生产、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2008年我州8.20、8.21地震后,在盈江的各级人大代表及时深入到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州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情况进行检查,对恢复重建提出意见建议,灾区的恢复重建家园进展顺利,重建后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抗震救灾中,各级人大代表身先士卒,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奋力抗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许多代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社区的“守护神”,涌现出一批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好代表,得到群众的好评,受到州、县(市)的表彰,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先进性。
(二)以开展代表目标管理工作为载体,细化代表履职任务。我州瑞丽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人大代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市人大常委会与各乡镇人大主席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把代表工作例为重要考核内容,并进行量化,如 要求主席团成员挂村联组负责联系人大代表5至10名;联系代表小组1个以上;每年组织代表小组或代表开展视察、检查和调查活动4次以上;代表小组每年至少开展活动2至4次,每年收集整理一份代表联系选民征求意见和建议书面材料,结对扶贫一户困难户 ,为民办一件实事;每个代表在任期内至少要联系走访20户选民,每年人代会期间以口头语言或文字形式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至少1条以上。年终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考核小组进行检查,通过听、查、看、走访等形式进行量化打分,考核分在80分以上的分别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来推动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
(三)以建立人大代表之家为载体,组织代表开展活动。设立代表服务监督台,实行代表亮牌服务;发放代表联系卡,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印发代表通讯录,畅通代表之间的联系;开展代表片区活动,加强代表沟通交流;组织代表异地视察,拓宽代表履职视野。瑞丽市分别在市乡两级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 ”每个代表之家统一配备硬件设施,把代表简历、代表的权利义务、代表小组职责宣传上墙,并建立了代表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及联系代表花名册等。提倡机关代表深入基层选区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作风;基层代表“走百家”,倾听选民呼声,为民排忧解难,做群众的代言人;科技代表深入农村,送科技下乡,帮助群众科技致富;企业代表做强做大,解决劳动就业,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建立州县两级人大常委会领导挂乡联组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制度。各代表小组根据自身优势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有的小组对基层小学捐资捐物,有的小组对特贫户重点扶持,有的小组多方筹集资金进行村道路、水利灌溉、人畜饮水、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州人大代表张国翔、张力才持证开展“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民众生存状况”的调查,撰写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感。陇川县农民赵朝仁代表不愿当落后的村官,通过开展人大代表带头学科技活动,成为全县的甘蔗、红土晒烟和养殖大户,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被评为县级“甘蔗种植先进个人”。各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代表活动,调动了代表了解社情民意,为民建言,办实事、做好事的积极性,人大代表的先进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以常委会工作平台和乡镇人大主席团活动为载体,提高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州和县市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工作平台,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有效方法。每次常委会都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充分听取代表意见,使常委会做出的审议意见和决议、决定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意。每年针对工作重点,邀请熟悉有关工作的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开展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为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创造条件。针对农村、农场征地,企业改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突出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参加接访活动,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协助督办信访件,共同做好来访群众的思想工作。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代表小组围绕本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沼气建设、发展支柱产业等工作情况,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我们还以宣传代表法为契机,每年组织开展“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活动。今年州人大常委会创办了《德宏人大》季刊, 一方面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探讨人大制度理论,交流人大工作信息和经验,另一面也展示人大代表风采,为我州各级人大代表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加大建议督办力度,提高代表履职实效
州县(市)人大常委会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践行“三个代表”、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狠抓督办、提高质量。 一是抓会前组织代表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围绕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视察、调研的工作,把代表履职热情引导到想大事、议大事、管大事方面上来,为在大会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作准备。二是抓会中各代表团提出议案、建议工作的指导把关,选准议题,把握重点,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提高议案、建议和意见质量。三是抓代表建议办理的落实,人代会一结束就交办。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人大选联工委始终参与跟踪督办,通过督促检查、通报办理进度情况,邀请代表听取各承办单位办理工作汇报,对代表不满意的,督促承办单位重新办理答复,对代表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重点督办,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抓提高建议办理实效,人大选联工委与政府法制局密切配合,对代表的答复件,由政府法制局先行把关,审阅同意后,答复代表,再送人大选联工委备案。在办理过程中,坚持部门领导与代表沟通面商,对代表提出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及时的给予解决;对创造条件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列入议事日程,限期给予解决;对条件限止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有充分的依据理由向代表说清楚;代表对答复不满意的重新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代表满意率,提高代表建议办结率为最终要求,切实提高建议办理质量。2008年州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得到解决、基本解决和已列入计划解决的达到了51.26%。通过开展回返代表活动,代表对建议、意见办理答复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我州在贯彻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精神,在创新代表活动方式,发挥代表主体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今后的代表工作中,我们仍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创新人大代表活动方式,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使我州的人大代表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