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集市,位于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的中药材市场内人头攒动,一辆辆农用车辆整齐停放,来自各乡镇及周边县区的当归、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种苗,齐聚在此交易,场面十分壮观;药农、药商们站在摊位前,精心挑选中意的种苗。
优质种苗是保证一年收成的关键,该县中药材市场的试营业为全县中药材发展带来新机遇。“计划修建占地120多亩的中药材市场。现在一期工程已完工,于3月开始试运营,占地30多亩,有4座交易大棚,极大方便了本村和周边群众。”景古村党支部书记晏小荣说,“交易市场的落地建成,多亏了我县的州人大代表。”
晏小荣提及的州人大代表之一是康乐县五户乡党委书记石秀蓉。作为一名州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她始终将群众牵挂的事办好,围绕全县产业布局,经常深入村社、农户家中与群众谈心交流,了解实情,对发现的问题、好的建议整理记录,主动建言献策,努力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
“我县偏远乡镇有发展中药材产业传统优势,但在走访调研中,我发现由于无集中交易场所,群众种植的中药材存在销售难问题,制约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石秀蓉说,“2021年,我在州人代会上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关于支持建设康乐县景古镇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建议,目前市场(一期)已建成使用。”
价格透明,好药材卖到好价钱……康乐县中药材市场得到像石学斌这样种植户的一致称赞:以前,群众种的药材只能等贩子上门收购,不知道市场行情,好药材卖不到好价钱。现在,只要努力种出好药材,在中药材市场就能卖到好价钱,大家的信心更足了。
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时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先,以反映群众心声为任,以实现人民权利为重。”石秀蓉结合本职工作,始终坚持站在基层群众角度,立足群众需求、诉求,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五户乡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努力。
五户乡打门村是知青村之一,1968至1978年,先后有94名知识青年到此插队。石秀蓉同乡党委整合各类资金150万元建成康乐县知青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结合优美的自然风光,该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建成溪水谷露营基地,着力打造知青故乡和田园五户的乡村旅游品牌。据石秀蓉介绍,目前在全乡动员农户开办农家乐8家、摆设流动摊位15家,带动100多人从事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迎来春天。
“去年,政府奖补我5万元,我把自己家改造成农家乐,营业4个多月,收入4万多元。”打门村村民张生科说,自家养的鸡、种的各类有机蔬菜,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今年,为吸引更多游客,老伴报了烹饪班,去兰州学手艺了。”张生科夫妇干劲满满。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根本所在,石秀蓉履职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在五户乡建设千亩新型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藁本、贝母等新型中药材,进一步优化中药材种植产业结构。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石秀蓉表示,将持续在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发展上找思路、想办法,重点在中药材精深加工上找突破、提建议,持续推进延链强链补链,努力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川区乡镇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